在新山寬柔中學食堂售賣約30年的“寬中辣沙”(咖哩叻沙),即使搬離校園另設檔攤營業,人氣依舊不減,十多年來不論搬過多少地方,寬中校友始終如影相隨。
攤主陳巧蘭的叻沙湯頭色香味濃,採用了廿多種辛香料以及其他佐料,一起在鍋中翻滾四五個鐘頭,辣味恰到好處,不但有椰漿的甜香,而且不太油膩。
除了材料十足、辣香四溢的叻沙湯,攤主自製爽口彈牙的新鮮“黑白”魚丸更是深得食客的心,不論清湯還是油炸,顆顆魚丸鮮甜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53歲的攤主陳巧蘭,13歲開始幫忙阿姨在寬中校園外的街邊攤賣辣沙(咖哩叻沙),因而學得烹煮叻沙的好功夫,許多寬中學生都是他們的長期顧客。
已故的寬中前校長黃繼翔見狀,便建議陳巧蘭競標在新食堂開設檔位擺賣叻沙。
“當年黃校長問我行不行,甚至幫我填寫表格。”
提起“寬中辣沙”的源起,陳巧蘭感謝黃校長當年的邀請,只是沒想到這一做就是卅多年,即使已經離開寬中校園,“寬中辣沙”這個名堂依然跟著她到處跑。
陳巧蘭的叻沙湯底是採用廿多種辛香料以及其他佐料一起熬煮四五個鐘頭,湯汁辣味恰到好處,嚐得出椰漿的甜香,又不會太油膩,再加上黑白魚丸、炸雲吞、豆腐卜、鮮蚶等配料,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咖哩叻沙了。
值得一提的是,陳巧蘭精心炮製的參峇辣椒醬,一次用上七八公斤的越南辣椒,搭配各種類香料細火烹煮,香味濃郁,十分美味。
為讓顧客有不同選擇,陳巧蘭也售賣清湯和干撈。清湯以雞骨和江魚仔熬煮,清甜美味,檔口備有陳巧蘭釀製的豆腐、苦瓜、腐竹、雲吞等超過30種配料,必能讓食客飽足一餐。
陳巧蘭說,沒有開檔的日子,她會到其他同行的攤檔吃叻沙,聯絡感情,互相交流煮叻沙的心得。
“很多人笑我,自己賣叻沙,還跑去別人的檔吃叻沙,可是我非常喜歡叻沙,每天吃都不會膩。吃別人的叻沙可以參考他們的煮法,再改進自己的,其他同行也光顧我的叻沙,大家就好像朋友,沒有同行如敵國的緊張關係。”
招牌小吃黑白魚丸受歡迎
“寬中辣沙”的招牌小吃黑白魚丸,多年來深受顧客喜愛。攤主陳巧蘭每天新鮮手工製作,嚼勁十足,除了配“寬中辣沙”,也可以當火鍋配料。
所謂的黑魚丸,其實是用鯊魚肉製作的丸子,經油炸後呈深金黃色,名稱也由此而來。白魚丸用的則是番薯魚肉。這兩種魚丸都是將魚肉加配方攪拌,打成魚漿再捏成丸狀下鍋炸或煮熟。
帶甜味的黑魚丸吃起來有嚼勁,白魚丸滑嫩富彈性,這兩款肉鮮味美的丸子是純手工,且每天製作,不單新鮮爽口,還是“寬中辣沙”的招牌小吃。
逢過年過節,不少顧客會訂購魚丸作為火鍋配料,店家忙到不可開交。
除此以外,陳巧蘭煮的涼茶、菊花、涼粉和竹蔗,也是辣沙檔的另一特色。這些不太甜的健康冰涼飲料,在炎熱天氣喝起來確實舒暢。
熱心校友面子書代宣傳
陳巧蘭10年前離開寬中,一批教師贈送她“寬中辣沙”
招牌。這片沿用至今的小招牌已成為“鎮店之寶”,很多人看見這個招牌,就知道陳巧蘭就是曾經在寬中賣“辣沙”的安娣。
即使不是寬中學生,在熱心校友於面子書廣為宣傳之下,不少非寬中學生也知道她的名氣,以及“寬中辣沙”的魅力。
由於健康問題,現在都是兩個兒子黃敬恩(25歲)和黃敬祖(20歲)料理攤檔大小事務,包括煮叻沙湯底、製作魚丸、釀配料等等,陳巧蘭的丈夫和妹妹陳巧雲(46歲)則從旁協助,一家人齊心合力,不讓這道充滿回憶的叻沙失傳。
為人風趣健談的陳巧蘭自認勞碌命,以前一度忙到昏倒腳腫,但她並沒有萌生退休的念頭,樂觀豁達地賣叻沙。
“我書讀不多,有人愛吃我的叻沙,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離校到外開檔熟客好友來捧場
陳巧蘭十多歲就在寬中食堂做起叻沙生意,每天凌晨4點到校園開檔,早上7點幫忙捕魚的父親將漁穫拿去巴剎賣,早上9點再趕回寬中賣叻沙,直到下午五六點收工。
“我半工半讀先幫阿姨賣叻沙,後來學校生意太忙,加上我是家中老大,干脆停學讓弟妹去唸書。”
“我年輕時很好動,講義氣,在寬中食堂賣叻沙時,要是我們這區的出殯隊不夠人手,只要有人叫到,我一定會放下生意去幫忙敲鑼鼓,之後再趕回檔口繼績營生。”
10年前結束學校的辣沙檔後,陳巧蘭先後在住家前、嘛嘛檔和現址賣叻沙。可是,不論她在哪裡擺賣,顧客都絡繹不絕。
“從小結識的死黨好友,到現在還不時來捧場,吃我煮的叻沙。”
陳巧蘭因叻沙廣結善緣,當年她的健康不好,一名熟客還幫她向新山市政局說情,指她需要小販營業執照維持生計,讓她順利申請到現址的檔口。
陳巧蘭的家族五代人都住在新山士都蘭達蘭區,她現今的辣沙檔和住家也在這裡。士都蘭達蘭是她口中的“甘榜”,相識的老老少少居民搬離後,閒暇時刻都會回來光顧她的叻沙。
寬中辣沙、粿條清湯、乾撈麵
地點:新山士都蘭達蘭三樓鎮安古廟道路旁的飲食攤檔
時間:中午12點至晚上10點,週一休息
食物價格:(大)7令吉、(中)6令吉、(小)5令吉,加料另計;自煮飲料1令吉20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