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活誌 - 找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6

筒筒麵,牽動20載鄉情

$
0
0

一種麵,牽動20載情!

林錦坤廿多年前跟隨妻子回鄉,吃到一家要排隊排很久的竹昇麵,從此對爽口彈牙的竹昇麵一吃鍾情,並點燃了“我要學會製作竹昇麵”的熱情。

然而,這股熱情,卻等到3年前,他偶遇一名製麵老師傅,才有機會實現。

懷著對老師傅的感恩,林錦坤在大山腳開檔,他除了把竹昇麵改名為易記的“筒筒麵”,並以“恩記”作為檔名。秉持著“打出好麵”的原則,他每天花上幾個小時,用竹竿打出300個麵糰,終在大山腳闖出名堂,就連武拉必區州議員王國慧和大山腳國會議員章瑛都是“恩記”的座上常客。

大山腳武拉必州選區美食無處不在,無論大街小巷,都可尋獲各種風味獨特的路邊攤,而位於甘榜峇汝的“恩記筒筒麵”,更是武拉必區州議員王國慧的最愛。

“恩記筒筒麵”在大山腳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王國慧的服務中心剛好就開在同一排,所以她每次到大山腳出席活動後,肯定不忘來一碗美味的筒筒麵。據悉,大山腳國會議員章瑛也是常客。

恩記筒筒麵售賣的麵條是以麵粉、蛋、鹼水及水搓揉成麵團後,再以竹竿反覆疊壓而成。這就是傳統的“竹昇麵”。這個做法可把麵條的柔韌度提到最高點,吃時口感十足。

佐料簡單吃出麵香

52歲老闆林錦坤說,用機器將麵粉、蛋、鹼水及水攪拌均勻成麵團後,以竹竿重複用力壓打,再用機器把麵團摺疊壓薄,切成麵條備用。

“筒筒麵的靈魂就是麵條,麵條汆燙熟後,淋上豬油、醬青及高湯調味,再配上傳統佐料叉燒片及菜心,就非常美味了。”

他指出,佐料簡單才能吃出麵條的香味,筒筒麵從第一口吃到最後一口,麵條依然彈牙,放久了也不會變軟。而且,你吃不出麵條含有的鹼水味,有的是原汁原味又富韌度的麵條香。

“我們的麵條完全按照傳統制造,無添加防腐劑和色素,打出來的麵條色澤天然,彈牙爽口,食客吃得健康,自己看了也很開心。”

花半年時間掌握製麵訣竅

林錦坤說,麵檔命名為“恩記”,是要感謝老師傅的指導;把以竹竿壓製而成的竹昇麵改稱為“筒筒麵”,則是為了方便食客記住,以後只要想到好吃的麵條,就會想到“恩記筒筒麵”。

他憶述,廿多年前,他與來自南馬的太太鄭晶蓮(50歲)在新加坡相識。有一次跟她回鄉,吃到一家要排隊排很久的竹昇麵。竹昇麵的彈牙爽口令他一吃鍾情,念念不忘,更讓他下定決心要學做麵,把好吃的麵條與人分享。

可是許多年來過去了,這念頭也只是空想而已,一直到3年前,林錦坤才在機緣巧合下,獲得一名南馬的老師傅指導,學會製作竹昇麵,圓了廿多年前的心願。

“傳統制麵是老師傅的謀生絕活,已經傳了好幾代後人,而我這個外人很幸運的獲得老師傅的指點,學會了製麵的方法。”

學成後,林錦坤把打麵技術帶回大山腳發展,自製筒筒麵。

他披露,學會跟掌握是兩回事。他剛開始製作筒筒麵,因為技巧還不純熟,丟了很多不合格的麵團。

“我剛開始賣麵時,有食客投訴麵條口感時好時壞,沒有水準。我自己慢慢研究,找出哪個步驟出了問題,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真正拿捏到製麵技巧,製作出有水準的麵條。現在我的技術已經非常穩定,每天都可以打出一樣水準的麵條。”

每天只做300個面團

“製麵的過程很辛苦,會滿身大汗,但我秉承著做麵的原則,依足程序製作,從不偷工減料。因為是手工製作的麵條,生產進度自然比機器慢,所以每天只能製出300個麵團。”

每天早上八時許,林錦坤就與太太一起壓製筒筒麵,麵條的製作過程需要數個小時,也很耗費力氣。

林錦坤自豪地說,雖然他才賣筒筒麵約兩年,但是在大山腳,恩記筒筒麵已經小有名氣了。不過,這是不夠。他最終的希望是將筒筒麵發揚光大,成為大山腳的地標美食。

“筒筒麵百吃不厭,有些食客下午吃了,晚上還會再來。

很多人都不吃自己賣的食物,因為吃膩了,但是我偶爾還會煮一碗來吃。”

他透露,章瑛和王國慧都是筒筒麵的常客,尤其是王國慧,每次來到一定是點大份的,顯見筒筒麵非常合她口味。

乾撈麵迷:有小時候回憶

自稱“干撈麵迷”的武拉必區州議員王國慧說,她很喜歡吃彈牙爽口的麵條,尤其是“恩記筒筒麵”,讓她回憶起小時候的味道。

她說,以前在北海,常有一名騎著腳踏車的客家伯,一邊騎車一邊敲打竹筒,嘴裡還喊著:“麵!”每當客家伯來時,她都會買一碗麵來吃。

“客家人煮的麵條都很好吃,如筒筒麵及板麵等。我每去一個地方,只要聽說哪裡有好吃的麵條,我都會去嘗試。”

恩記筒筒麵
營業時間:每天下午3時至晚上10時30分
地址:大山腳甘榜峇汝溫香飲食中心
休息:每逢週日
電話:012-532 5328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6

Trending Articles